蜜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蜜蜂酿出沂蒙新农人甜蜜好生活 [复制链接]

1#


  夏季的云蒙湖畔,漫山青翠,百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好山好水,处处花香,吸引众多山野“小精灵”安家落户,它们是我国独有的珍稀蜜蜂品种——中华蜜蜂,在青山绿水间维持着生态平衡,为当地老百姓“酿”出甜蜜好生活。


  眼下正是蜜蜂分蜂高峰期,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张家楼村的*斗顶山上,马龙祥正在自家蜂场里翻看蜜蜂巢脾,巢脾两面密密麻麻爬满了正在酿蜜的蜜蜂。“查看巢脾得勤一些,不管是分蜂还是病害都能及时发现。”马龙祥说。


  年,马龙祥撂下了在外跑货运的生计,回到家乡当起了职业养蜂人。他的蜂场规模从最开始的3箱蜂发展到了现在的群,每年产蜂蜜公斤,收益30余万元。


  与85后的马龙祥相比,蒙阴县野店镇大石头村的养蜂大户邢士玉算得上是个“老蜂农”,与蜂共舞了30多年。“以前守着村周围漫山遍野的花,在家养着玩,没想到好生态还能带来好生活。”邢士玉说。


  年6月,蒙阴县被认证为“沂蒙山国家级蜜蜂保护区”。蒙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派驻大石头村第一书记刘元秋看到了发展机遇,多方考察学习,最终帮助大石头村定下了中华蜜蜂养殖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向村民传授养蜂技术。最早接触养蜂的邢士玉在第一书记的支持帮助下,开始了规模养蜂,士玉中蜂养殖家庭农场越做越大,余个蜂群布满山坡,一排排茅草屋模样的土坯房蜂箱在栗子树下相映成趣,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蜜蜂原生态的生存空间。“上午泡在蜂场,下午伺弄果园,晚上搞直播带货,收入翻了番,日子过得更充实。”邢士玉说。


  在蒙阴县,中华蜜蜂养殖户达余人,蜂群恢复到2万余群。随着蜜蜂种群的增多,蜜蜂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蒙甜蜂业、深山蜜坊蜂业、巩氏蜜蜂园、崮里花蜂业等加工销售企业异*突起,“蒙园”“沂蒙花香”“巩氏蜂蜜”“鲁原蜜”等40余个蜂产品注册商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品也从蜂蜜、蜂王浆等基础产品,向蜂蜜酒、蜂蜜面膜、蜂蜜唇膏、蜂蜜皂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目前,蒙阴县已初步形成蜜蜂养殖、蜂蜜加工、蜂蜜销售及蜂产品包装、快递运输等功能完善的蜂业产业链,蜂业年产值达3.23亿元,尤其是蜂蜜网络销售额居全国前三、全省第一。


  而今,在蜂蜜养殖加工基础上,蒙阴县又开始探索发展蜂旅文化,建成了全市首个蜜蜂文化展馆,展馆由养殖体验区、休闲娱乐区、科普区等版块组成,充分发挥养蜂业观光、旅游休闲功能,有力促进了蒙阴县养蜂业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我们蜜蜂产业能有现在的发展,最根本的是源于对中华蜜蜂的保护。”蒙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刘传华告诉记者,20世纪初,由于意蜂大量“入侵”,中华蜜蜂在沂蒙山区种群数量一度下降到不足千群。为保护中华蜜蜂,蒙阴县结合山区沟峪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创新提出了“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模式”,建立了垛庄镇椿树沟、豆角峪、野店镇大石头峪、岱崮镇东上峪等近10个“沟峪型”中蜂保种示范区,对中蜂养殖户进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销售的方式,先后实施项目20余个,投资余万元,用于支持蜂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中华蜜蜂,不仅维护了生态平衡,还富了农民的口袋。”临沂市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四级调研员陈淑才表示,目前蜜蜂产业已在全市12个县区、开发区遍地开花,现有养蜂场户户,蜜蜂存养量约12.2万群,其中中蜂3.9万群、意蜂8.3万群;蜂蜜总产量约.96吨,蜂胶产量约9.1吨,王浆产量约.71吨,花粉产量约.56吨,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共有蜂产品加工销售企业8个,蜂业合作社69个,市、县蜂业协会6个,临沂蜜蜂产业正不断壮大,成为山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法宝”。


  临报融媒记者汤婷通讯员王*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